平埔文化專題

南化鄉平埔族的村社

石萬壽 著 原刊於平埔文化資訊網

前言

南化鄉為台南縣東南角偏僻的鄉鎮,東隔大烏山與高雄縣三民、甲仙、杉林三鄉為界,南以分水山與高雄縣內門鄉連接,西隔阿里山脈與台南縣左鎮、玉井、楠西三鄉為鄰,北以三角南山與嘉義縣大埔鄉分隔。全鄉面積一七一‧五平方公里,為台南縣面積最大的鄉鎮。全鄉人口在一萬人上下,亦為全台南縣人口最稀少的鄉鎮之一。

依現有文獻的載述,南化鄉在大正九年八月一日實施州郡街庄制以前,在行政區劃下屬於台南廳內新化南里、楠梓仙溪西里,以及阿猴廳楠梓仙溪東里各一部份。在大正九年八月一日時,始將內新化南里中坑莊、半平橋、芋園莊、尖山莊、七苓莊、瓊仔埔、北庄仔、南庄街、小崙尾、苦苓腳、潯仔寮、菁埔寮、鳥只埔等庄,楠梓仙溪西里四埔、南寮街、北寮庄、竹頭崎四庄,以及大烏山以西後堀溪流域,屬楠梓仙溪東里的西大丘園、西阿里關二地區合併成為一新庄,以人口集中於內新化南里各庄,取名為南化庄,並分設南庄、菁埔寮、中坑(以上原內新化南里)、北寮、竹頭崎(以上原楠梓仙溪西里)、西大丘園、西阿里關(以上原楠梓仙溪東里)七大字,或稱七小庄,略稱七庄。及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之後,依日本治理時期的行政區劃,設南化鄉,分南庄設南化、小崙二村,菁埔寮設西埔、東和二村,中坑設中坑、北平二村,北寮設北寮村,而竹頭崎、西大丘園、西阿里關三大字則合設玉山村,共八村。各村人口,在民國四十年時,南化村七二四人,小崙村九四一人,中坑村六九○人,北平村七六三人,西埔村一○八五人,東和村七七三人,北寮村一四三七人,玉山村一三八六人,合計七七七九人。但以玉山村轄境過大,佔全鄉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再於民國四十五年五月四日分原西阿里關大字部份設關山村,共設九村。

在一般的觀念上,南化鄉在深山偏遠地區,應為平埔族人活動的空間。筆者在研究四大社系平埔族<ref>四大社系平埔族,即常見的西拉雅平埔族,筆者以台灣各系平埔族命名,均係日本治台初期伊能嘉矩等學者所定,而其命名,均已該族系最大族社的單稱或合稱為基準,如大甲、半線、雞籠等即是。及日本投降後,本土學者依日本學者的命名譯成漢文,為常有出入,如大甲譯成道卡斯,半線譯成巴布薩,雞籠譯成凱達格蘭等,理由是前人之命名以河洛語為基準,今之譯名以北京語為基準,二者固有差異,然前人之譯名通行已久,何苦以今之北京語譯名而更改數百年來傳承之用詞,故筆者捨棄今之譯名,而用原有之譯名,文中不取西拉雅之名,而回復荷蘭、明鄭時期稱新港、目加溜灣、麻豆、蕭壟四大社之名,稱之為四大社系平埔族,即尊重先人的用語。有關平埔族譯名之事,將另撰專文闡述,請參考之。</ref>。時,亦有相同的觀念。以後因研究二層行溪流域,並為新化、左鎮二鄉鎮修鄉鎮志,以及受內政部委託,研究甲仙鄉五里埔鎮海軍墓<ref>此一研究的研究報告,題『甲先鎮海軍墓勘查研究』,民國八十年五月定稿,鎮海軍墓因此一研究結果,評定為三級古蹟。</ref>時,對曾文溪上游本流及支流菜寮溪、後堀溪,楠梓仙溪上游,以及二層行溪上游等地的平埔族有較深入的研究,所發表的論文並結集成『台灣的拜壺民族』<ref>此書由台原出版社刊行,民國七十九年出版一刷,目前為初版二刷。 </ref>一書。然對平埔族的研究仍持續不斷,目前所研究者以新化、左鎮二鄉鎮為主,也因修鄉鎮志的方便,成果將較前集之書嚴謹。

筆者對南化鄉平埔族的研究係由於去歲應本校,即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溫清光教授及地球科學系鍾廣吉教授的邀請,參加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委託的「南化水庫背景環境調查—水質生態及景觀環境補充調查」中之景觀調查部份,負責其中人文部份的研究。研究範園,依各部份主持人協商的結果,此期報告限於水庫蓄水區部份,即西大丘園庄的部份。唯此庄的唯一村社溪東,筆者早在風聞建水庫之時,因在寶光聖堂研究天道教的關係,承堂方的帶領,曾訪問建水庫後將淹沒區的溪東部落,當時的印象不過是未超過百戶的聚落,只有園,沒有田,很明顯是個寒村,實在沒有值得研究的地方。然溪東社為一平埔族部落,正是研究平埔族社的良機,遂在研究溪東部落之餘,趁便研究南化鄉境的平埔族,以及噍吧哖事件對今南化鄉居民的影響等。所使用的方法,除了田野採訪、文獻資料外,充分利用在於戶政事務所中的戶籍資料。其間承南化鄉公所原承辦人員,今調任人事助理員張文榮,及戶政事務所秘書林振祥、職員鄂景松及諸先進協助,進展甚為順利,謹此向諸先進致謝。唯近年因主修成功大學校史的關係,未能全心投入研究工作,闕漏舛誤定所難免,望諸先進不吝指正。至於平埔族的來由,筆者在已發表諸論文提及者不少,今不再贅述。今成謹就近年來研究所得,分文獻上的載述、菜寮溪三庄的平埔族、北寮竹頭崎的平埔族、西大丘園西阿里關的平埔族等方面論述之。至於南化鄉平埔族的婚配、傳承部份,則另行撰文論述之。

文獻上的載述

南化鄉以地理位置偏僻,自古以來的台灣府縣志及各筆記小說,並未述及。相關地區的載述,為南化鄉山川及所屬各村落。南化鄉的南化、小崙、中坑、北平、西埔、東和六村為今菜寮溪水系,而北寮、玉山、關山三村為今曾文溪支流後堀溪水系。現存最早的中文志書,為修成於康熙二十六年知府蔣毓英的『台灣府志』,此書在坊里節並未述及。在卷二敘山及卷三敘川等二卷中則略述及之,卷二敘山云:「台灣縣治東北百餘里,山之最高而大者,曰木崗山,在大目降營之東北境,山之南為台灣縣治,山之北為諸羅縣治。」(台灣縣山)此山究竟為今之何座山,則見後述。而今之菜寮﹑曾文二溪,菜寮溪即蔣毓英府志的新港溪﹑木岡山溪,曾文溪稱歐汪溪。在台灣縣的新港溪,「通木岡山溪,溪從諸羅之馬鞍山南,出大目降營盤之北,又西過廣儲西里,又西過大目降草地,至武定里,從洲仔尾匯新港,西入於海。」(卷三台灣縣水道)即新港溪的上游為諸羅縣境的木岡山溪。而「木岡山溪,從木岡山之西,過馬鞍山,又西過新港東新化里至新港西為新港,入於海。」(卷三諸羅縣水道)文中所稱的木岡山溪,即今之菜寮溪,唯所述的菜寮溪是在今左鎮鄉境的岡仔林溪,或發源於分水山北的心仔寮溪,則未明述。因之,在蔣毓英府志中,實無法明瞭在台灣入清之初所修的府志,是否及於今南化鄉境的溪流,則無法確定。至於曾文溪,則為蔣毓英府志的歐汪溪,云:「諸羅縣歐汪溪,一從大武籠山之東南內山而出,一從大武籠山西出,至新港社東合流茄茇仔,為茄茇溪,經開化里赤山之南,又西過善化里,安定里,入於海。」(同前)當時曾文溪,即歐汪溪,在諸羅縣境內,但所述及之範園,僅及於大武籠山,即今台南縣大內鄉西邊的山區,東南一支為本流,但距建水庫所在的關山一號橋尚有一大段距離,而大武籠山西的一支,今稱官田溪,為烏山頭水庫的水源所在。

康熙年間所修的府縣志,高拱乾所修的『台灣府志』、周元文的『重修台灣府志』所述南化鄉及左鎮、玉井等鄉的溪流,大致與蔣毓英府志相同。唯木岡山的解釋則云:「在府治東北約百三十餘里,巍峨特聳,其頂每罩雲霧,必至天氣清朗之時,方見山形,遠望其峰,上與天齊。台灣之山,唯此山最高而且大,是為郡山之祖焉。」(高拱乾,『台灣府志』卷一封域志台灣縣山)而諸羅縣的馬鞍山,「自木崗西遞至此,眾山重疊,不可勝記,至馬鞍山,乃其盡處。此山在木岡山西北,狀若馬鞍,故名,壬戌、癸亥年間被溪水漲裂,中有崩壞一坑。台諸二縣分界之港曰新港,自此山透入。」(同前諸羅縣山)所述木岡山亦不知何處,而馬鞍山則在台灣入清前後,即康熙二十一、二十二年壬戌、癸亥間,木岡山溪在今山上鄉隙子口處改道,由注入歐汪溪,今之曾文溪,改道注入新港溪,即今之鹽水溪,此一改道,對南化鄉平埔族群的分佈,當有或大或少的影響。

在康熙末年所修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志,以今南化鄉地屬諸羅縣管轄,在康熙五十六年諸羅縣知縣周鍾瑄修『諸羅縣志』卷一封域志山川節所述木岡山,僅云:「高聳入雲,為郡治之大宗者,曰木岡山,四時常罩雲霧,天色晴明,則內地至澎湖便見此山,為台灣界。」所述亦不甚明白,仍無法推定今之方位。而「灣裡溪,發源於噍吧哖(社名)內山,南過五步練、大武壠二山,合卓猴山之溪於石仔瀨(有渡),西流為加拔溪,至於新莊(有渡,名番仔渡),南合烏山頭之流,過赤山(有渡,名拔仔林渡),至於灣裡(往郡大路,有渡),過蘇厝甲(有渡)、檨仔林(有渡)、蕭壠(社名,有渡),西出為歐汪溪(有渡,溪東為歐汪社,溪西為史椰甲社),入於海。」所述的歐汪溪,或以灣裡,今善化鎮以上的灣裡溪,已及於噍吧哖社,即今後堀溪注入曾文溪本流的玉井鄉。

康熙年間的方志,言及今南化鄉境之所以語焉不詳的原因,當與朝廷有效統治地區及漢人開墾區域尚未到達有關,在康熙六十一年巡台御史黃叔璥所著《台海使槎錄》卷五番俗六考北路諸羅番四所述諸羅縣東南角的平埔族社,以大傑巔、大武壠、噍吧哖、木岡四社為熟番,而茅匏頭社(即大年茇)、加拔(一作茄茇)、霄裡、夢明明四社為未開化的生番。此八社的今地,大傑巔社在今高雄縣阿蓮鄉,大武壟社在今大內鄉頭社,噍吧哖,即噍吧哖在今玉井鄉玉井,木岡在左鎮鄉岡仔林,在康熙末年已與漢人交往,列為熟番,而在今玉井鄉芋匏的茅匏頭社,在今楠西鄉楠西的加拔社,在玉井市街西方口宵里、內宵里的宵裡社,以及在玉井市街南方望明的夢明明社等四社則被列為生番。在今玉井、楠西鄉境的大武壠社系平埔族既被視為生番,在二鄉之東的南化鄉境,自然是漢人足跡未至的蠻荒地帶<ref>以上八社今地的查證,因與南化鄉並無直接關連,僅列今地,查證的理由等論述大武壠社系平埔族時再詳述之。</ref>。

康熙末年朱一貴之役以後,台灣府所轄三縣的疆域大所調整。雍正十二年割諸羅縣新化里之半歸台灣縣管轄,於是今菜寮溪流域的南化等六村入台灣縣界,而在後堀溪流域的北寮、玉山、關山三村仍歸諸羅縣管轄<ref>以上的分界,請參見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卷五坊里節台灣縣、諸羅縣,以雍正十二年割原屬諸羅縣新化里之半改歸台灣縣管轄,而善化里仍歸諸羅管理。按清末菜寮溪六村歸新化南里,而後堀溪三村歸善化里西保,故推定雍正十二年重定二縣疆域時,南化鄉分屬台灣、諸羅二縣治理。</ref>。在乾隆年間所修的劉良璧、范咸、余文儀三府志,以及王志昌所重修的『台灣縣志』等四本志書,對今南化鄉境山川的載述,均不及嘉慶年間謝金鑾所續修的台灣縣志詳盡可信,故不述。

在番社部份,劉良璧等志書所載,大傑巔社、新港社、卓猴社,均於雍正九年由諸羅縣改歸台灣縣管轄,而在黃叔璥「番俗六考」中列為生番的芋匏社,以漢人的足跡已到,與大武壟等四社列為倚山熟番。另外三社,即今玉井鄉境的霄裡、夢明明,楠西鄉境的茄拔社,距芋匏社不遠,自然列入熟番之列<ref>以上所述,請見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卷五坊里附番社,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卷二規制坊里番社,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卷二規制坊里番社,以及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卷一疆域志里社等節。</ref>。

在乾隆年間,四大社、大武壠二系平埔族,已有東移現象。在乾隆二十五年余文儀所修的台灣府志卷二番社節中所述,「目加溜灣社,在縣南七十里,近番眾分居社東五里。麻豆社,縣西南六十里,近番眾分居社東中協庄後,距舊社十二里。蕭壠社,縣西南六十里,近番眾分居社東桔根耍社,距舊社十五里。哆囉嘓社,縣南三十里,近番眾分居社東十八里溪內。」於是四大社系各族社紛紛放棄原有的族社,向東遷移,侵佔原屬大武壠,甚至魯凱族社的地盤,促成大武壠社群的再向東遷移,入據原屬魯凱等族的原野。到乾隆末年,目加溜灣社進佔大武壠頭社,逼使大武壠社退入今玉井鄉境的口宵里、外宵里等地,麻豆社移至今官田鄉番子田一帶,蕭壠社甚至侵入原屬諸羅山社系的桔根耍,即今稱吉貝耍,或稱東河村。而新港社則溯今菜寮溪而上,攻占原屬大武壠社的木岡、芋匏二社,於是朝廷因事實的需要,將「木岡、芋匏二社,改隸台灣縣地方管轄。」(引文同前)甚至借平黃教之役有功,取得今高雄縣內門鄉木柵地區的土地,成為新港族群的新天地<ref>參見拙著「二層行溪流域的先民」一文,載『台灣風物』37卷2期,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出版,收入拙著『台灣的拜壺民族』一書。</ref>。南化鄉菜寮溪流域的南化等六村,自然也成為新港社群生存空間,與後堀溪流域北寮等三村的族群不同。

嘉慶以後,南化鄉的山川民情,志書所載者日益詳盡。在嘉慶十二年謝金鑾初修,道光元年鄭兼才增補的『續修台灣縣志』卷一地志山水節,以前志稱「木岡山為邑治之少祖,言者百數十年於茲矣,然言之於百數十年以前,其不能詳也固矣。天梯石棧,蠻雲瘴霧之中,人跡罕到,遙指某峰甚高,則指其處以為邑之少祖必是焉,豈昔人之智不及我及哉。今內山悉墾闢,村莊壚落,所在基布,輪蹄屐跡,暮往朝來,山水所趨,脈絡昭然,耳目東著,仍前人之偶訛,予來者以滋疑,以為苟於事而無以示信也。明經游化久居羅漢門,常往來於南北兩路,性質實好山水,於所閱歷,必究詰其源流,默識於心,而能言之。既與辨難,則圖其本末,筆諸書,復參考舊聞,取其所可疑者,悉辨之。」(同節辨)即今南化鄉境已為漢人及熟番墾殖地區,對鄉境山川的載述,較前志精確。

謝金鑾所修台灣縣志,以「大烏山在邑東北百里而遙,郡垣之祖山也。山勢西南行十餘里而高聳秀拔者為分水山。稍下又西行為分水崙。崙南北兩石峰蒼翠秀削,翼之以行,緣崙皆結細石,長青草,甅畩嫩綠。崙南北皆良田美石,無坑塹,崙左之水,南趨羅漢內門,崙右之水北入木岡山溪,以出大穆降。」而前志所云之木岡山,在「崙西行二十餘里,顧盻逶迤,欲收仍縱,前起巨阜曰草山,以多茅草,故名,則郡垣之少祖山也」,即今之左鎮鄉草山村的草山。

圖一

發源於木岡山區的河流為今菜寮溪,此溪的上游有三,其一為「左鎮溪,源出分水山之北,西北受岡仔林、大小尖諸山之水,西經左鎮之南,又西流為新圍溪。」其二為「新圍溪,源出岡仔林之北,西流受大穆降諸溪之水,又西北與本藩溪合流,西下為新港溪,入於台江,注於海。」其三為「本藩溪,源出岡仔林之北,西流經木岡山之南為木岡溪,又西出左鎮、卓猴之間,又西與新圍溪合流,入於台江,注於海。」(引文同前)此三溪中的左鎮溪當為發源於分水山北麓心仔寮的心仔寮溪,東納苦苓腳溪,西納坑口溪,至九空橋與新圍溪合流。新圍溪當為發源於大烏山南北並列的三條溪流,南為南化溪,中為小崙溪,北為七苓溪,此溪的源頭今有鏡面水庫。南化、小崙二溪於中坑合流,而七苓溪則於菁埔寮與前述二溪合流,西流至九空橋與左鎮溪合流,再西流至內庄與本藩溪會合。本藩溪在今左鎮鄉境,上游有二,一為發源於木岡山,即草山的木岡溪,今稱草山溪,一為發源於蠔鏡窗山的岡仔林溪,二溪會合於岡仔林,北流至內庄,會合新圍溪,西流由隙子口入新化境出海。而在卓猴有「卓猴溪,源出卓猴山,北流入於曾文溪。」(引文同前)顯然菜寮溪並未注入曾文溪(圖一),至於菜寮溪何時經卓猴溪注入曾文溪,因無史料可據,僅能推測約在同治、光緒年間<ref>有關鹽水溪、曾文溪二溪溪道的演變,擬另撰專文述之。 </ref>。

嘉慶以後的文獻,以無府縣志可依,而私人筆記亦無述之者,至清末同光末期、光緒初年間官方檔案的台灣縣、嘉義縣輿圖纂要,始有較明確的載述。

在山川部份,『台灣縣輿圖纂要』所述尚不及謝金鑾所修縣志詳細,而『嘉義縣輿圖纂要』述灣裡溪云﹕「在縣西南七十里,源出噍吧哖社內,經大武壟山,合卓猴山之流,遶赤山後,匯歐汪溪(已淤)入海。」(山川)所述與『諸羅縣志』相去不遠,然同節尚有曾文、歐汪二溪,云﹕「曾文溪,在縣西南七十里,即新港灣裡溪之下流也。歐汪溪,在縣西南七十里,已成平原,尚存舊址。」時灣裡溪下流,因道光三年夏季的暴風雨,由麻豆南方的檨仔林改道南流,注入台江內海,於是新形成的河道,以在今善化鎮北曾文溪邊的曾文庄,得名為曾文溪,而原有的河道仍稱歐汪溪,今稱將軍溪,則日益縮小,幾成平陸。

圖二

在村庄部份,『嘉義縣輿圖纂要』所述的村座,最東為善化里西保的口消釐、內消釐二庄,即今在曾文溪本流與後堀溪合流口西岸的口宵里、內宵里二庄。至於本流以東之地則由台灣縣管轄。『台灣縣輿圖纂要』坊里節所述與今南化鄉境相關的里,有新化南里、善化西保內中股大武壠二里。新化南里轄庄三十二,田尾、番仔寮、上崙仔、下崙仔、港仔墘、本官公莊、潭頂莊、隙仔口、卓猴莊、石仔崎十庄,在今新市、山上二鄉境﹔頭重溪、菜寮、揀死猴、拔馬、木岡街、王梨坑、內座仔、左鎮、公仔林等九庄,在今左鎮鄉境。中坑以下十三庄則在南化鄉境,中坑、芋園二庄屬中坑村,半平橋、尖山、瓊仔埔三庄屬北平村,七苓、北莊仔、小崙尾三庄屬小崙村,南庄街為南化村,苦苓腳、潯仔寮在東和村,青埔寮、鳥只埔則在西埔村,均在菜寮溪流域區內。善化西里內中股大武壟則轄庄三十七,二重溪、走馬瀨在今大內鄉,劉陳、船仔頭和簿、新庄仔、望明庄、芒仔茫、石牌仔、噍吧哖、后旦仔、噍吧望、虎頭山、駱駝(今作鹿陶)、坑仔內、三埔、二埔等十四庄在玉井鄉境,東西烟、官才弄、龜丹、內加拔、雙溪、密機等六庄在楠西鄉境,四埔、南寮街、北寮、竹頭崎四庄在南化鄉境,山杉林、檳榔腳、新寮庄、匏仔寮、后崛仔防社山寮、芎蕉腳、八張犁、阿里關、甲仙埔、荖濃庄、火山地界等十一庄則在今高雄縣境。在南化鄉境的三庄,南寮街、北寮庄在北寮村,竹頭崎則在玉山村,至於大正九年八月一日以後所設西大丘園、西阿里關二庄,在同光之際並未形成(圖二)。

同光以後,由於開山運動的進展,南化鄉境的開發,自然也有所進展,新化南里的轄境由今新市沿新港溪向東擴展至今左鎮、南化鄉,而善化西里內中股大武壠的里轄境,由今大內鄉的二重溪,溯曾文溪而上,擴及今玉井、楠西、南化等鄉,甚至越過大烏山,至今甲仙、杉林、六龜等鄉鎮,此二里轄境的增廣,或與此一運動有關。至於新化南里之分內外,而善化西里內中股的改設楠梓仙溪里,以及分東里、西里的年代,因文獻未明載,實難於確定,但可推定約在光緒十三年台灣建省之時。然從菜寮溪流域六村隸屬新化南里,而後堀溪流域三村屬善化里西保內中股大武壠事觀之,不難想像南化鄉的平埔族,可能分屬菜寮溪流域的新港社群,以及後堀溪流域大武壠社群二系,或在二社群之間的北寮、竹頭崎庄有二族間的過渡地帶。

圖三

乙未改隸以後,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於明治三十七年調製,大正十一年九月由台灣日日新報社出版發行二萬分之一圖中,與南化鄉有關者,有荖濃十七號頂平林、十八號大竹溪山、二十二號三腳南山、二十三號灣丘、二十四號甲仙埔、二十五號大丘園,鹽水港四號噍吧哖、五號左鎮等八圖。所標示的村庄,內新化南里菁埔寮庄有心仔寮、竹仔尖、芎蕉湖、苦苓腳、菁埔寮(今稱山後)、坑口、蕃仔厝、荖葉宅、崎頭、竹頭崎仔等部落,南庄有南庄、小崙尾、分園角、大草崙、火燒寮、興化寮、鏡面、瓊仔埔等村社,中坑庄有中坑、口中坑(今稱水口仔)、芋園、半平橋、尖山、七苓等部落。楠梓仙溪西里北寮庄有北寮、南寮、四埔、頭份、高埔頂、楠仔腳等村落,竹頭崎庄有大坪頂、溪洲仔(今稱下頭仔,寶光聖堂所在)、白花厝(今稱南平)、竹頭崎、茅埔、九寮、羌黃坑、隘寮腳、鹽水坑、風櫃嘴、小崙山、桃園(今稱柚仔腳)、枋坪後等村社。在楠梓東里西大丘園庄,僅出現平林一地名,但無房舍。西阿里關庄則仍為山林茂密,飛禽走獸悠遊其間,無人居住的世外桃源。或因為如此,在大正四年噍吧哖事件時,余清芳兵敗,藏慝其間,致遭日軍入山追勦,血染山河的緣由所在(圖三)。

菜寮溪三庄平埔族

由以上文獻的研究,仍無法斷定南化鄉境有平埔族的存在,但可隱約了解南化鄉確有平埔族的蹤跡,且在菜寮溪流域的平埔族為四大社系新港社群,而後堀溪流域的平埔族為大武壠系。為進一步了解此二族群的分佈情形,必須借助於田野工作,以及戶政事務所收藏日本治理期間的戶籍資料。

在田野工作方面,查訪四大社及大武壠二系平埔族蹤跡,最簡單的方法是調查祀壺信仰。民國四十六年二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劉斌雄教授曾來玉井、楠西、南化、甲仙、杉林等鄉,採訪大武壠支系平埔族社及其祀壺信仰。五十一年春,再度來此作為期四個月的普查,曾撰寫「台灣南部地區的阿立祖信仰」一文,但未發表,文稿交與西德籍民族學學者鮑克蘭教授(Inez de Bauclair)繼續研究。六十二年春,鮑教授來台南市租屋而居,專事研究,與筆者時有往來,曾得到鮑教授的雅意,影印劉教授的論文,並自行研究,並得到劉教授的同意引用,甚至得到其他未發表的文稿,再於此向劉教授致謝<ref>劉教授之文後曾列登於『台灣風物』37卷3期,但非原文全貌,完整的全文仍為筆者所藏。</ref>。

在劉教授的研究報告中,大武壠社系平埔族的壺甕信仰,計有白河的六重溪,楠西的灣丘,甲仙的匏仔寮、甲仙埔、阿里關等地,並沒有南化鄉境的公廨。在新港社群部份,亦無南化鄉境的例証。筆者在七十二年九月采訪內門鄉木柵地區新港社群祀壺信仰時,承當地人士的指引,在木柵北鄰的心仔寮,亦稱潯仔寮、金馬寮采訪公私各一座公廨,日期為九月十八日。心仔寮的私家奉祀,僅有東和三十六號鄂清池一家,承當時年已七十二歲的鄂清池先生告知,所祀的神體稱太祖,設神位於客廳左邊房門口的左壁腳下,有二酐,原為宋硐,以屋倒硐壞,改為二細長型透明花瓶為神體,神體前有一小陶杯,係祭祀時敬酒之用,酐後無將軍柱、鹿頭殼等一般常見之飾物。每月初一、十五換水,換水前以檳榔嚼碎噴酒祭之。每年六月十六日為太祖的生日,祭品有包荖葉的檳榔、酒、米糕、油飯,無牲禮、雞酒,以太祖忌火,故不祀香煙、燒香。至於原有三月二十八日開向祀典,今已取消。

太祖好清淨,不會作弄人,亦無放向事,但有人對神體不敬重時,太祖亦會發怒懲罰,使冒犯者精神不寧。若冒犯而遭懲時,須以檳榔、酒謝罪懺誨,始可解除懲罰,等解除後再以檳榔、肉、酒答謝,始可解厄。

圖四
圖五

心仔寮公廨在心仔寮橋頭西小路邊的小瓦厝,神體稱太祖,有陶製酒甕二,左邊一體並插上圓仔花,酒甕前有大碗一(在右),二杯(一在中,一在左)。此公癬的祀典由鄂清池負責,與鄂清河家的祭祀方法相同(圖四)。

心仔寮的祀典與木柵的奉祀方式相同,且此庄墓碑上所書的本籍均為新港,可見此庄,甚至菜寮溪流域六村的平埔族,均為新港社群平埔族。

在戶籍資料方面,台灣居民的戶籍資料建立於日本據台初期,目的在了解居民的遷徒、職業及家庭成員,以方便警察管理,維護地方治安,也是清除反側的方法之一。南化地區戶籍資料的建立,始於明治三十九年時,資料中有種族一欄,填寫居民的祖籍,常見者有福、廣、熟、生、內、中六種,福為台灣居民而來自福建省者,廣為來自廣東者,熟為熟番,即平埔族民,生為生番,即泰雅等九族,內為來自日本本島者,中則在日本治台時期由中國移入者。其中填「熟」字者,即為研究平埔族最好的資料(圖五)。

依據南化戶政事務所收藏除戶資料及存續資料中,明書「熟」字者,為數並不太多,所居之處多在同一村社,所改用的漢姓氏,則非以往研究中的所常見到的一些特定姓氏。今以南化戶政事務所影印的平埔族資料,以及戶籍員鄂景春先生的解說各番號所在的村落為基準分析之。唯本文重點在平埔族民移入之地及人數,至於因婚嫁、或收養等理由移入者與戶主的關係,本文不述,請見另文婚配傳承一文的論述。至於各住戶成員歸類原則有三﹔其一,在同一戶中的成員,且有直旁系血親關係者,自然列入一戶。其二,因婚配而入戶者,若入戶者為平埔族民,而入戶之家為漢人,歸入原住之戶。唯原住之戶不在南化鄉境者,始列在入戶之家下。若因婚贅關係破壞而回原住之戶者,列在其原住戶之下。其三,昭和十五年以後,戶籍資料上無種族欄,筆者除追溯其父母種族別外,對父母皆為「熟番」者所生子女自然為平埔族,而父母之一方為平埔族者,則以所從姓氏為基準,即從平埔族一方姓者歸為平埔族,而從漢族一方姓者,則視為漢人。

菜寮溪流域的南庄、中坑、菁埔寮三庄中,南庄各戶中全戶皆為平埔族者,有五二九番地溫連春等七人,五三○號李來春等十九人,五三四號卓清龍等五人,五三六號李登財等十一人,八八二號弼明娘等五人,同號毒三美等七人,九○三之一號東福連等五人,共七戶,前四戶在大烏山上的火燒寮,溫連春、李登財、李來春三戶係原住戶,但無祀壺信仰。溫連春死於噍吧哖事件,其妻陳鴛由羅漢外門大竹崙嫁入,亦平埔族。李登財、李來春二戶為父子關係,李登財亦死於吧 事件,妻吳玉由玉井坑內入,生二子二女,長子李萬力死於大正六年,其妻柳滿為居住於柚仔腳的鏡面庄人,不計入。李來春為其次子,另述,母卓陳,由興化寮入,招夫溫沙來及其母樂加如由大丘園入。

李來春為李登財次子,大正六年繼任戶長並移居,戶內有十八人,扣除與李登財戶內相同的六人外,尚有十二人,其中除媳婦仔張金菊為漢人外,均為平埔族。妻毛柳來自玉井三埔,育六男二女,並由左鎮買氏收養養女一人。以上三戶原住戶均為父系家庭,唯夫死有招夫之俗,所娶之妻及招夫,除媳婦仔為漢人外,均為平埔族,而所住的村社,有隔鄰的興化寮、興化寮北鄰的鏡面庄,玉井的三埔、坑內,以及高雄縣的大丘園、大竹崙等地。在火燒寮另一戶平埔族為卓清龍由玉井三埔移入,其母王桂蘭則來自玉井牛稠,有私生子及招夫,唯招夫為漢人。

弼明娘、毒三美、東福連三戶在南庄街西蘇貞埔,均由外移入,弼明娘戶六人,除養女弼茶為漢人外,均為平埔族。昭和六年始由左鎮移入,招夫力崑則由阿蓮九鬮入贅。毒三美由旗山磱碡坑移入,同居鄂氏則由木柵入居。東福連由木柵移入,其妻宜春褰亦由木柵入居。

南庄漢人與平埔族通婚者,有八三番地陳聰明、一一三番地陳枝南二戶,陳聰明之妻鄂瑞來,由杉林茄苳湖嫁入,陳枝南妻林晉南則由鏡面庄移入。

中坑庄的平埔族僅有三人,列入統計者二人,一在中坑二八七番地呂文塹家,為其第一及第三媳婦。大媳婦顏玉女來自左鎮,結婚十年後離婚回左鎮。三媳婦洪金賢,由竹頭崎四四七番地嫁入,原籍則為鏡面,併入竹頭崎論述。一在四○四番地李先龍家,是其養女買玉雲,來自岡仔林,並沒有平埔族家庭。

菁埔寮庄的平埔族家庭,集中於心仔寮,原住戶有六八○之一番地力仁義、六八一番地鄂賢明、六八四番地鄂艮王、六八五之二番地李連春、七二○番地鄂添旺、七四二番地鄂熟金、七四四番地王連福、七五一番地來丁富及鄂豬哥、七七六番地兵玉、七七七番地東天下、同番地東友忠、七七九番地鄂良、七七九之二番地鄂元興、七八三番地來天枝、七九七番地鄂金花、七九八番地池保順、同番地池玉蘭、八一三番地力枝發,以及八七二番地鄂昌等十八戶。由外地遷入的平埔族戶有六八五番地李法、七○三番地潘清春、七一二之二番地朱李果、同番地朱茗財、七三四番地金萬力及七七六番地朱明和等六戶,再加上本身是漢人,但領養平埔族為子,形成以平埔族為主的家庭一戶,即七二九番地的林銀才一戶,共有二十五戶,以姓氏論,當以鄂氏為最大。

心仔寮原住戶中,鄂氏有九戶,六八一番地鄂賢明戶二人,戶主鄂氏,母宜氏,由內門菜仔坑嫁入。六八四番地鄂艮王戶有鄂氏兄弟二人,均從母姓。七二○番地鄂添旺戶有十七人,鄂添旺為公學訓導心得,即今小學實習教師,有五子四女,母、妻均姓鄂,均由木柵嫁入。而母鄂涼的招夫林玉,亦心仔寮平埔族,唯其戶籍資料已佚。鄂涼有私生女一,列入平埔族計,養女江氏來自本庄,其姊鄂秋香則招夫漢人卓丁榜,後分戶於同庄六六三番地,詳另文論述。七四二番地鄂熟金戶有平埔族八人,母北娘亦心仔寮人,唯此今心仔寮並無姓北者。妻蘭氏來自木柵,生二子三女,第三女鄂衿治招夫漢人王氏,分居同庄九二九番地,依漢俗,以其次子從母姓,但本文為統計原則,歸類為平埔族,另鄂衿治有私生女一,亦列入平埔族計。

七五一番地鄂豬哥戶有十五人,與七九七番地鄂金花戶均為鄂沙來子女,妻卓其美來自木柵,生五子三女,長媳力金玉亦來自木柵,有三子。七九七番﹕地鄂金花戶有平埔十五人,招夫同部落池天福,生五子五女,分姓鄂、池二氏,母力英,從其母姓,由內門庄入。八七二番地鄂昌戶有九人,鄂昌與其弟鄂榮均從母姓,鄂榮並入贅同部落六八五番地李法戶,再入贅同部落七一二之二番地朱李果家。妻兵每娘及長媳月玉花均由木柵嫁入,兵每娘生子女各一,月玉花則生二子一女。

七七九番地鄂良戶有二十二人,扣除長子分戶之八人,實為十四人。鄂良本為今內門鄉內興村土庫平埔族民李氏,入贅後改姓鄂,有二子四女,長子鄂元興分居七七九之二番地,有族人十六人,妻劉氏由木柵嫁入,亦平埔族民,生六子五女,但早夭者有三男三女,本研究引導人戶籍員鄂景松即其次子。鄂元興曾於昭和三年領養同庄漢人黃氏子,並娶妻木柵平埔族金氏,生男女各一,其戶籍資料均註「熟」字,本文因之視為平埔族。次子鄂元發娶漢人蔡氏,生四子三女。

心仔寮的平埔族原住戶,除八戶鄂氏外,尚有來、池、東、力四氏各二戶,王、兵、李四氏各一戶。來氏二戶均由七八三番地分出,八七三番地來天枝戶有二人,除戶長外,尚有妻穆金,由岡仔林嫁入。七五一番地來丁富家係來天枝之弟,由來天枝戶分戶轉居,有十三人,母標哀來自木柵,妻鄂刷則來自同部落,共生三子三女長子來進登先入贅同庄朱家,離婚回,娶再嫁婦東秋草。東秋草來自同部落東吉家,先嫁蕭氏,再帶蕭氏女嫁入,生有三女。次子來進發入贅同庄池家,詳後述。三子來財娶石子崎李氏女。三女之中除第三女嫁入竹仔尖,詳後述外,餘二女一妹均在統計之列。

池氏二戶均在七九八番地,池保順戶十五人,妻東排由同部落嫁入,生男女各一,並帶入前夫女一。長子池其萬先娶木柵姬氏,無出,離婚再娶同部落王香,生一男五女,並收養一女。堂弟池天福則先娶木柵力氏,生一子。池玉蘭戶有八人,招夫來進發由同庄入贅,共育四子二女。

東氏二戶均在七七七番地,東天下戶十四人,係東天下之父東吉由同部落入贅池艮,但所生子均姓東。東天下娶妻木柵姬氏,生一子八女。東友忠戶十五人,友忠娶大內庄頭社蔡氏,生子女各一。母木柵李敏,嫁入東家後生子三女二,再招夫大內平埔楊銀來,生三子,均姓楊,二戶東氏的招夫,應視為再嫁,而非招夫。其次媳潘氏由玉井三埔嫁入,生一子,早夭。

力氏二家,一在六八0之一番地,戶主力仁義,戶中最高輩為其祖父力福成,生四女,長女力受敏,招夫金乃目,詳前述,生子一,戶中共有本庄力氏七人,母力香,則來自木柵。力香招夫新化鄂朝旺,生一子二女,皆姓鄂,而鄂朝旺養女李氏,亦由頂山腳入,招夫李瑞陽,由溝坪入,生一女,姓鄂,另收養一子力氏,來自木柵。同戶中另有其伯母力來鈳之子月明富,娶妻朱氏,均來自木柵,生二女。全戶計有本庄力氏七人,木柵力氏二人,新化頂山腳鄂氏五人,頂山腳及溝坪李氏各一,木柵月氏三人,以及木柵朱氏一人,共五姓氏二十人。一在八一三番地力枝發,有十二人,妻買氏,由左鎮內庄子嫁入,生三子五女。次媳由同庄朱清家嫁入,詳後述,此處不計,生子一人,計入。

王氏家在七四四番地,全戶十八人,其中四媳池水哖,長女王香已見前述,而長媳木柵杜氏為漢人。王連福從母姓,其父姓力,娶木柵鄂氏,生七子三女。長子王茂泉有女一,早夭,次媳力氏,來自木柵,三子春興則入養於同庄七二九漢人林氏,娶木柵平埔朱氏,在民國三十五年時已生有二女。

兵氏家在七七六番地,戶長兵玉無子,領養同部落林玉之女,明治四十一年移居木柵。

李氏家在六八五之二號,戶長李連春先娶木柵機氏,無出。再娶木柵機氏,生六子四女,長子李明輝娶漢女,生一子。同戶中另有二妹及母氏池艮,池艮及招夫東吉,以及所生子女東天下、東秋草、東秀員,連同東秋草前夫子蕭菊合均見前述,唯次女東玉連及其私女則留此戶統計。

由外地移入心仔寮的平埔族有七戶,由木柵移入者五戶,由旗山、大內移入各一戶。由木柵移入的五戶,朱氏三戶,金、鄂各一戶。朱氏的三戶,有七一二之二番地的朱李果、朱茗財二戶,七七六番地朱明和一戶。耒李果戶有十二人,扣除分戶的朱茗財家五人,及已述的招夫鄂榮,剩六人。朱李果由內門內埔率全家移入,戶籍內有二子一女,次子朱茗財另述,三媳溫明媛由木柵嫁入,生一女。長女朱枝美則另有私女一人,計入。次子朱茗財家七人,朱茗財係入贅木柵卯家,與其養女劉香結婚,育二子三女,與卯家分戶後移回心仔寮,子女均姓朱,不姓卯。

朱明和戶十九人,其中二女招夫來進登已見前述。朱家於昭和四年由木柵移入,妻力蜂,來自內埔,生六子六女,長媳鄂信桃來自木柵,有二子。次媳月金香亦由木柵嫁入,三年後離婚,無出。

七三四番地金萬力戶亦十九人,大正十年由木柵移入。妻來月娘,由木柵嫁入,生七子三女,但遷入心仔寮者僅六子二女。長媳高氏、四媳穆氏均來自木柵,高氏生二子二女,穆氏生二子一女。

由旗山圓潭仔移入的七○三番地潘清春戶三人,有從母姓的潘姓一人,從父姓的張氏二人。六八五番地李法戶八人,從大內移入,其每北氏,疑由心仔寮嫁入大內,或因之移入本庄。妻兵金從母姓,左鎮人,生一子二女,一子早夭,二女,一出嫁,一出養,均入居大內。

在心仔寮漢人家庭中雜有平埔族民者,上有六四—番地李春財、六六三番地卓丁榜、六六四番地杜鄂桃、六八八番地卓金理、七一三番地林艮花、八三七番地陳進朝、九二九李錢敬及一二一六番地余愛等八戶。六四—番地李春財之後妻鄂櫻花來自本庄鄂添旺家,見前述。六六三番地卓丁榜家在心仔寮,其妻鄂秋香係同部落,已見前述,其長媳東瑞蔭來自木柵,其次子從母姓鄂,併入平埔族計。六六四番地杜鄂桃家,僅戶主為同庄平埔族,已計入鄂家,此處不計。六八八番地卓金理家,有平埔族民二,均為婦女,一為卓金理後母鄂氏,來自東大丘園。一為堂兄嫂金水沙,詳前述。七一三番地林艮花戶,有平埔族民四,為林艮花婚生長媳力明綢、次媳力金盆、次子後妻鄂玉花,私生子媳池水赺。力明綢、力金盆、池水赺均見前述,鄂玉花則來自木柵。八三七番地陳進朝戶的平埔族民一,為妻鄂紅草,來自本庄鄂熟金戶,詳前述。九二九番地李錢敬戶,有平埔族三,一為養子金乃聖,來自木柵金萬力家。一為弟婦鄂夜好,由同庄鄂良家入,均詳前述,所生女李鬆,戶籍簿註明平埔族,從之。一二一六番地余愛戶中兄嫂招夫劉金目,則來自左鎮岡仔林。

心仔寮以外的菁埔寮住戶中,有平埔族民者均在今東和村大烏山區十一鄰竹仔尖。有五戶,即二番地陳水法、四番地羅和順、十二番地顏朝時、六○番地林福枝、八五番地郭仙註等。二番地陳水法戶五人,除妻為漢人林氏外,餘四人全為平埔族,為原住戶。四番地羅和順戶原有二人,後為同番地陳進士寡母招夫,生子一人,共有族民三人,亦為原戶。十二番地顏朝時戶有族民一人,係養女穆緞,由左鎮入養。六○番地林福枝戶有族民一人,係長媳朱缽,詳朱明和戶解說。八五番地郭仙註戶有族民二人,一為其妻來春金,由心仔寮入。一為其弟仙助妻力紅柿,來自木柵。至於心仔寮及竹仔尖以外,在菁埔寮庄,即今東和、西埔二村境各部落,則在戶籍及采風二方面均不見平埔族的足跡,可能已無平埔族民居住。

北寮竹頭崎的平埔族

在後堀溪流域的北寮、竹頭崎、西大丘園、西阿里關四庄,或稱四大字中,並無祀壺的公廨,反而有天道教寶光組的大堂寶光聖堂,然在戶籍資料上,四庄則或多或少有「熟」番,即平埔族的記載,本節先述北寮、竹頭崎二庄平埔族民的分佈情形。

北寮庄有平埔族民居住的處所,全戶大半為平埔族民者,有二七七番地溫德安、一○一番地姚來春、三○九番地毛真傳、三三二番地許順。住戶內有平埔族民者,亦有二七○番地黃文定、二七三番地謝法、三四五番地李得、四○四番地楊廉清、六一○番地張賤、六五○番地許清池等戶,分別述之如次。

二七七番地溫德安戶,在北寮東南方山間楠仔腳,全戶七人,其中五人是平埔族,溫氏為楠仔腳住戶,其父招贅潘木全,原籍官田番仔田庄,由竹頭崎庄柚仔腳入贅,而在民國三十五年時有潘氏二人,溫氏三人,本文視潘氏為官田移入,溫氏為楠仔腳人。一○一番地姚來春戶一人,由竹頭崎茅埔移入,併入茅埔敘述。三○九番地毛真傳戶亦在楠仔腳,大正七年由玉井三埔移入,全戶九人,除長女毛馬利招夫李得及所生子一人,共二人,後分居三四五番地,戶籍註明為福建漢人外,餘七人為平埔族,其中毛氏五人,異姓者為其母許氏,來自玉井牛稠仔,妻林馨來自玉井沙仔田。三三二番地許順戶六人,全是平埔族,係由南庄鏡面部落移入竹頭崎茅埔,再移入此庄,妻籃氏,來自大內頭社交力林,有子女各二人,皆姓許。

住戶內有平埔族民者,二七○番地黃文定的長媳蔡連金,來自番子田。二七三番地謝法之妻蘇來不,來自姜黃坑,併入姜黃坑蘇旺戶敘述。三四五番地李得之妻毛馬利,即同庄三○九番地毛真傳戶,詳前述。四○四番地楊廉清的雇傭朱在,來自大內鳴頭。六一0番地張賤之妻兵秀葉,來自玉井沙仔田。六五○番地許清池戶內寄居,係其母前夫子之妻許連理,則來自南庄鏡面,亦在大烏山腳。以上五戶中除三四五番地在楠仔腳部落外,餘則在楠仔腳附近村社,但人數不多,併入楠仔腳計。

竹頭崎庄的平埔族民集中於竹頭崎本庄東方一千五百公尺山谷中姜黃坑,東南方一千五百公尺山地柚仔腳,以及正北方五百公尺溪邊茅埔三村社。姜黃坑以產姜黃得名,原住戶平埔族在戶籍資料有二二七番地蔡連金、二四三番地蘇仁財、三○七番地蘇旺等三戶,另在茅埔三二七番地蘇登興戶,實由蘇旺戶分居,以上四戶,實則僅蘇旺一戶二十人。蘇旺娶番仔田平埔族人潘氏,生三子三女,養子一人,戶籍簿上只列三子二女,次女不列,當為早夭。長媳潘涼亦來自番仔田,生三子二女。次媳洪氏為原居鏡面,遷居竹頭崎本庄洪順之妹,併入洪順戶計,生二女,均早夭。三子早夭,無後。長女有前夫之子一人,由三埔入,其再招夫卓氏,由南化庄興化寮入贅,三女則嫁入姜黃坑。養子蔡清波為妻潘氏前夫之子,來自番仔田,養媳王氏則來自玉井三埔。蘇旺戶中另有傭人一,來自番仔田潘氏。姜黃坑庄由外地移入的平埔族民,尚有二七七番地由杉林茄苳湖月進茂一戶,有平埔族民一人。

柚仔腳庄的原住戶為四五六番地洪吉成、四五四洪天增二戶,然二戶實為同一戶,有十六人。戶主洪吉成,娶妻沙子田平埔族林氏,生一女,早夭,無嗣,以三埔毛氏子為螟蛉,亦夭折。妻林氏前夫女李春,來自沙仔田,招夫月氏,來自杉林茄苳湖,生一子,而李春私生二女,亦姓月,唯本文視為李氏,籍亦為沙仔田。洪吉成娶妾游氏,來自東大丘園,游氏所生三子及其次女,亦隨游氏入居,其次子天增則收為養子,娶漢人李氏,生子女各一,姓洪氏,仍視為由東大丘園入,後妾前夫長子許天賜移入西大丘園庄溪東開墾。

由外庄移入的平埔族家庭,主要來自鏡面、杉林十張犁與官田番仔田三地。來自鏡面有柳、王、許三氏。柳氏有四五七番地柳文、四八六番地東菊(柳菊)、一八一及四五七番地柳銀樹四戶,實為柳文一家十三人,輩份最高為柳文之父柳示,柳文妻許氏亦來自鏡面,係童養媳,生二子三女,其次子為柳銀樹先分戶,再入贅一八一番地漢人盧家,戶籍所載之子女有二子二女,全姓柳,與入贅習俗有異。三女柳菊於三歲時出養口宵里東氏,長成時回庄,乃分居四八六番地,再嫁入姜黃坑蘇家。

王氏有四五四番地王德發、王全二戶,實為一戶九人,王德發娶玉井牛稠仔平埔族人洪氏,生四子四女,長女早夭,不在戶籍資料之中。長子王全、次子王明傳均死於噍吧哖事件,柚仔腳庄因此一事件慘遭日本軍警清庄,住戶散失不少,致成小庄。次女王蜂嫁入茅埔,參後述。

許氏亦在四五四番地,有十二人,母潘氏來自鏡面,妻朱素來自玉井三埔,生三子一女,在許德和死於噍吧哖事件後率子女入居一○八番地陳氏為妾,再嫁入竹頭崎本庄洪氏,三嫁入北寮,此一連嫁數夫,不計名節,為噍吧哖事件以後,寡婦謀生的方法之一,常見於受害慘重的玉井、左鎮、南化、甲仙等地。長子許新傳亦死於噍吧哖事件,媳婦仔潘氏則來自沙田平埔族。長女許連理及弟許順一家均嫁入或移入北寮,詳前述。

由杉林庄十張犁入居有李、王二氏,實為一家,均在四五三番地,李四海先由十張犁移入,娶十張犁平埔族朱氏,生子女各一,為李氏。卒後,妻朱氏招夫王文通,亦十張犁平埔族,生一子王壽。噍吧哖事件時,招夫王文通及二子李丁、王壽均被殺,朱氏改嫁六甲庄。與王文通同入李家者,尚有其妹王香及其私生女、私生女之夫毛氏及子一人,姓毛。在李家男丁慘遭殺戮,婦女改嫁之後,其產業由王香私生女所得。

由番仔田移入為四五四番地潘榮戶,有六人,妻姚美來自茅埔平埔族,計入茅埔原住戶。妾許氏則來自番仔田,同時入居者尚有其私生子及母,而其私生子收為養子,妻妾均無子。及潘榮死後,其妻姚氏私生一子,隨母再嫁。而妾許氏亦改嫁,入居嗚頭,其私生子雖繼任戶長,但三年後亦死,遂成空戶。至於柚仔腳的漢人戶中平埔族民者,有四七二番地甲長陳能興養子劉枝財,來自甲仙埔。四八六番地林振法長媳許氏,來自東阿里關等二人。

茅埔平埔族原住戶有姚氏一族,分居三三二番地、三二七番地、三六二番地三戶,前二戶實同一家,有八口,戶主姚明玉,娶杉林茄苳湖李春,生一子一女,女未周歲而夭,與李春同時入姚家者,尚有其前夫子月氏一人,及私生子李氏一人,私生女李氏二人,其長女收為養女,仍視為李氏。而三六二番地一戶五人,一人為漢人,戶主為姚新德,娶漢人陳氏,生二女,同居者尚有弟一人,另有一女嫁入北寮,亦併入此戶計。

茅埔漢人家庭中有平埔族民者,有三二五番地呂三興、三三六番地葉萬喜、三七○番地林明、四四—番地朱丁山及四四四番地李金壽等五家。三二五番地呂三興妻柳滿,係再嫁,初嫁則嫁入南庄火燒寮,詳見前述。葉萬喜戶內有平埔族三人,為妻林氏,來自旗山圓潭仔,長媳潘氏,來自杉林茄苳湖,次媳羅氏,來自內門萊仔坑。林明之妻毛氏來自玉井三埔,朱丁山妻王氏,來自柚仔腳,見前述。李金壽妻李連,來自杉林十張犁,亦見前述,二人均為平埔族。

在竹頭崎庄內諸村社中,散居平埔族家庭者,尚有竹頭崎本庄四四七番地洪順及四五二番地洪鄰二戶,均來自鏡面。洪順戶有三十人,其中平埔族有二十人。洪順有妻妾三人,妾二人陳氏、朱氏為平埔族,陳氏來自東大丘園,朱氏來自玉井三埔,請見前述。唯二妾均無出,元配漢人林氏生四子三女。長媳陳氏來自茄苳湖,生四子一女,次女嫁入中坑,見前述,唯計入此庄。另有二弟二妹,大妹嫁入姜黃坑蘇家,已見前述,亦計入此皮。洪鄰家共十人,除一人外均為平埔族。家中異姓者,有母潘氏,來自杉林茄苳湖,妻王氏,來自三埔,妹婿陳氏,亦來自茄苳湖,生女一人,弟洪條和後移入溪東開墾,洪鄰戶中尚有同居一人,亦平埔族李氏,由沙子田入居。

竹頭崎庄漢人家庭中有平埔族民者,尚有一五六番地張清風、陳鬆,一六八番地潘丁富、潘萬居、吳鼻,二○一番地鄂添旺,二○五番地李萬茶、向割,二七七番地戶中之月進茂,以及四四九番地曾吉等戶。張清風之僱傭朱氏來自白河關仔嶺,陳鬆之母潘氏來自番路庄大湖,潘丁富來自白河六重溪,潘萬居來自關仔嶺,吳鼻戶長媳潘千金來自六重溪。鄂添旺來自心仔寮,見前述,不計。李萬茶之母羅氏來自頭社,向割後妻陳氏來自三埔,月進茂為柚仔腳洪連生妻林金花前夫女李春招夫之弟,來自沙仔田為傭僕於此戶,曾吉之妻王氏則來自鏡面。

大丘園、阿里關的平埔族

西大丘園、西阿里關二庄為南化庄開發最晚的區域,在明治三十九年,日本台灣總督府建立台灣居民的戶籍資料,以了解居民的遷徙、職業及家庭成員,方便警察管理,維護地方治安,也是清除反側的方法之一。南化地區戶籍資料的建立亦在此時。是時,內新化南里的南庄、中坑、菁埔寮三庄,楠梓仙溪西里的北寮、竹頭崎二庄均已建立,目前尚可在除戶資料、存續資料中尋覓初建檔的檔案。唯屬於阿猴廳楠梓仙溪東里大丘園、阿里關庄,則始見於大正六年,而非大正九年改制之後,可見在初建檔時,二庄實為無人之地,與明治三十七年所調繪的附圖相同。因之,在大正四年八月噍吧哖事件時,各庄除戶者甚多,獨無西大丘園、西阿里關二庄之除戶者。而采訪所得,在噍吧哖事件時,余清芳、江定、羅俊在八月三日,由今南化鄉衛生所集結群泉,進攻南化庄警察官吏派出所,即今玉井分局南化駐在所,攻殺警部補李安,巡查新居德藏、樋口良吉,公醫事務員永田實清.及妻池田タケ,公學教諭扳間仁太郎等六人,此在戶籍資料上均有明載。

事件一起,殖民當局從台南等地調集軍警入山清勦,並以菜寮以東地區為戰鬥地區,准軍警不經審判,姦淫殺戮。在雙方武器配備差異甚大的狀況下,余清芳等不是軍警的對手,四處敗逃,領袖之一江定,藏匿於水庫施工所山上不遠的天然石洞中,而其徒亦隱藏於後堀溪流域內雜林中,仍逃不出軍警的毒手。而無辜百姓,在軍警肆意報復之下,慘遭屠殺,其中以八月六日的屠殺最慘,而八月八日死難者,則以女性居多,當為集體遭姦淫而死。此事在南庄等五庄的戶籍資料上均有記載,因之死難而見之於戶籍資料者,共計甲長六人,壯丁團長一人,副團長二人,民眾五七七人,可說是哀鴻遍野。

在此一大屠殺中,大丘園、阿里關二庄的戶籍資料則未見相同的記載,此只能解釋在余清芳事件時沒有居民,而非日本軍警獨厚此二庄居民,免於殺戮。至於避居於此二庄的殘民,或遭殘殺,或早已逃離,至今已無存者。

阿猴廳大丘園、阿里關二庄,即大正九年改制後的南化庄西大邱園、西阿里關二庄,最早入居於此的士民,為大正六年的黃進才、徐福金、李容三戶,黃進才由阿猴廳港西中里火燒庄,今屏東縣長治鄉內入墾。徐福金為客家人,由今高雄縣杉林鄉月眉村入墾,其妻潘氏為圓潭仔的平埔族。李容則由今屏東縣萬丹鄉新庄入墾,此三戶所墾殖的地點,為今水庫壩址以上唯一較寬廣的河階台地,即後來的溪東部落所在,並向戶政、地政當局登記,編號為二二四番地。唯草萊未開,此三戶於第二年,即大正七年元月、三月即告回原住地,結束開墾工作。

大正七年以後來此開墾,而戶籍資料上可查者,在大正七年有王朝宗、姚忠二戶,大正八年有吳茂植、許霖、劉王三戶,大正九年有潘保、劉來、林有財、郭香、劉登、潘清水、潘美、劉保明、潘龍鳳、劉清山九戶。王朝宗由南庄入,同年即遷居楠西庄茄拔。姚忠由大目降街王公廟,今新化鎮市街內,但第二年,即八年移居噍吧哖街。吳茂植由哆囉嘓堡許秀才,即今東山鄉許秀才入墾,住二年餘始回。許霖由府城台南市入墾,住一年餘又回,與前述諸墾戶均為曇花一現,並未長久定居於溪東。因之,溪東第一個居住較久的家庭,當為劉王一戶。

劉王為今甲仙鄉阿里關的熟番,即平埔族民,大正八年十月十九日率妻金氏、妾劉氏,金氏之長女秋花、秋花前夫之子劉野田、後夫之子潘氏二人、三女劉丹、妾劉氏所生三個女兒,共十一人,由東阿里關入墾溪東,為溪東部落正式形成的開始。以後至大正十四年,劉王將其產業交與其長女劉秋花與招夫,亦東阿里關平埔族民潘鳳管理,與妾與立生子回東阿里關為止的六年間,劉王家屬移入及在溪東出生者,有潘鳳及其父、一子,三女婿東阿里關潘氏,三女私生子一人,及妾前夫子王氏一人等五人。而次女劉鈪、次女婿董哭及其子女各二人,共六人,則於大正十三年由東大丘園入溪東,十五年回大丘園。及昭和十二年董哭去逝,劉鈪再率三子董清秀、四子董木桂、長女董玉勸,以及董玉勸夫漢人陳氏及所生子女回溪東,而董玉勸一家更於昭和二十年分家後,入西阿里關開墾,成為日本統治時期西阿里關唯一有平埔族民的家庭。另外,由東阿里關移入,而為劉王僱傭的平埔族民廖連丁,則在大正十二年返回故里。至民國三十五年,新戶籍資料建立之時,劉王後裔分成劉秋花前夫之子劉野田、潘鳳、劉鈪三家,劉野田家的平埔族民有四人,除於劉王戶已述三人外,尚有堂弟劉大學一人,由東阿里關潘氏家入養。潘鳳家新增的族民有一子三女,劉滱即董哭家,詳見前述。

劉王的拓墾溪東成功,自然招引墾戶的入墾,在戶籍資料所載大正九年入墾的墾戶,有潘保、劉登、潘龍鳳、潘美、潘清水、劉保明、劉清山、劉來、林有財、郭香、郭桂娘等,共有十一戶。

潘保戶含次子烏皮、烏皮長子進福等三戶,係大正九年四月十日自東阿里關入墾,同入者,在潘保戶內有妾劉氏有、前夫女朱氏及朱氏私生女二人,長子文隆及妻陳氏,次子烏皮、妻王氏及四子等,共十二人,其子除二媳來自東大丘園外,均來自東阿里關。劉登為潘保長女,亦來自東阿里關,戶內有妻潘氏,次女玉里三人,玉里後招夫東阿里關劉瑞,共生三子二女。潘龍鳳為潘保第三子,母東大丘園潘氏為潘保嫡妻,妻林氏亦來自東大丘園,有二子。以上三戶均持續至民國三十五年新建戶籍之時。

潘美來自東阿里關,招夫方氏,改姓潘,生子一女,娶劉氏,而同居者,尚有林氏一人,此三人均來自東阿里關,並留居至民國三十五年。潘美長媳劉秋香之父劉添丁,母潘朱由於大正十年由東阿里關入墾,至民國三十五年時尚存,人口增加潘氏所生子一人、女二人。而潘朱前夫之子潘參福及其妻薛氏、女潘鴽及其所生三子二女則於昭和十八年由東阿里關入墾,至二十年即回原居地,未留至民國三十五年改建戶籍時。

潘清水係與其弟金和、妹連梅入墾溪東,但大正十年末即回原居地東阿里關。至昭和十二年,潘連梅及其夫陳金連由東大丘園入墾,同入者有母東大丘園潘氏,女桂香,弟陳榮智及妻東大丘園潘氏、女月英,以及其妹金娘。同戶之中尚有母潘氏之招夫東阿里關劉海清及所生次子劉金富、三子金蔔,女二人,而劉金富妻潘氏、妾漢人王氏、及妾生女二人,則為劉金富入墾溪東後所娶及所生,以上共有十九人,平埔族民則有十八人。

劉保明由東阿里關入墾,同入者有母陳氏、姊劉清里、妹劉保金、伯父劉傳成及伯母金氏等五人,而母氏原住地,陳氏為東阿里關,金氏為東大丘園。此後,此戶因遷移等緣故,曾分出若干戶,也因結婚及出生關係,增加保明妻十張犁黃氏及生子二人,以及姊清里招夫東阿里關林氏,生女二,一姓林,一姓劉,為漢俗。而附居於劉家的僱傭平埔族民朱氏,則由十張犁入,以上共十三人在民國三十五年更新戶籍時仍居於溪東。

劉清山亦阿里關平埔族民,大正九年偕妻潘氏入墾溪東,其後移入及出生者有次子金城及其妻東大丘園林氏、二子一女,三子金福,長女綿桃及其夫東大丘園陳氏、所生二子,三女里娘,四女貴娘,五女月等,加上傭人東阿里關劉氏,共十六人,均至改換新戶籍資料時尚存。

劉來、林有財、郭香、郭桂娘四戶為甲仙埔平埔族民,劉來與妻甲仙潘氏、五女春金三人於九年入墾,十年返回甲仙,十二年,潘氏率五女春金、六女銀花再入溪東,同來者尚有劉保之兄連發夫妻、文方等三人,十三年又回,並未在溪東生根。

林有財與其妻甲仙埔潘氏,子林文水,以及文水家屬,即妻高氏、高氏婚生及私生女各一人,即郭香、郭桂娘二戶共六人入墾溪東,而林有財夫妻於大正十年回甲仙,其後曾於大正十一年、十三年二度入居溪東,仍未定居,而文水及其家屬共四人則定居,至新戶籍建立時尚存。大正十年,林有財長女林樹枝及其夫東阿里關潘丁來一家,即林有財之母東大丘園潘氏,一子二女,弟玉真,姊來金.及來金婚生女東阿里關林氏二女,至新戶籍資料建立時仍居於溪東。大正十三年,林有財次女及其夫陳阿明由東阿里關入墾,同入者有一子三女,至昭和元年移居六龜。

大正十年入墾溪東的平埔族民,除前已述者外,有東阿里關劉海雲、東大丘園的林添壽等二戶。劉海雲於大正十年四月與妻東阿里關戴氏、長子枝明入墾,同年十月回,昭和五年再入墾,至戶籍資料更新時,增加劉枝明娶漢人賴氏所生之女二人。林添壽與妻東阿里關林氏、長子發,長媳東大丘園潘氏四人入墾,至戶籍更新時林發夫婦共生三男六女,亦成一大家庭。

大正十一年入墾者,有東阿里關平埔族民潘水花、杉林十張犁平埔族民潘桂香二家。潘水花家輩份最高者為潘緞,由東大丘園嫁與東阿里關潘添,大正十一年與三子里生、次子潘成之子新登、長媳東阿里關劉氏等三人,以及劉氏招夫花蓮港許氏及所生子女各一,劉氏養女潘水花等四人入墾溪東,其中許氏女查某已見前述。其後移入者,有潘新登妻東阿里關劉氏及長子峰吉,潘里生則娶同庄陳金娘(已見前述)為妻,無出,收養東阿里關劉氏女,再娶漢人王氏.,生一女。而潘水花則招夫十張犁邦氏,生二子,一姓潘,一姓邦。全戶共有平埔族民十六人,扣除已述者,尚有十四人。潘桂香係與母東阿里關劉氏、母招夫東阿里關潘氏三人入墾,後再收養同庄陳金連戶劉春花為養女(見前述),此戶至戶籍更新時尚存。

大正十二年入墾者,有東大丘園平埔族民游林阿李一戶二人,十三年回,昭和三年復入,四年回,即未再入墾。大正十四年移入者有東大丘園潘春里戶,戶中有其母劉氏、養女林氏及其私生子,均來自東大丘園,同居張氏則來自東阿里關。

在大正年間入居溪東的非全為平埔族民的家庭,有大正五年許霖、六年徐福金、八年張扁頭等三戶。徐福金之妻潘氏,來自圓潭,但未久居。許霖戶內有同居卓蘇貴及其一子一女等三人為平埔族,由鏡面移入,亦未久居,大正七年即移居嗚頭。而張扁頭戶內的潘木全,係前述北寮楠仔腳原住戶,曾於大正八年至十年間入傭於漢人張扁頭戶內,亦未定居。

昭和元年至二十年,為日本統治台灣的最後二十年。在前十年,即昭和元年至十年之中,來此定居的墾民,昭和四年有由竹頭崎入墾的許天賜、五年亦由竹頭崎入墾的洪條和、九年由杉林十張犁入居的潘來發等三戶,均為平埔族民。許天賜係由東大丘園隨其母游氏入居柚仔腳洪吉成家,詳前述,昭和四年由洪家移居於溪東,娶漢人羅氏,生一子三女。洪條和原住於鏡面,入居竹頭崎本庄,已見前述。昭和五年入居溪東,娶漢人黃氏,生子老抱,女秀金,而老抱至民國三十五年始娶東大丘園江氏,亦平埔族。潘來發由十張犁入居,同入及入墾後出生者有母十張犁潘氏、妻荖濃潘氏、一子一女及潘來發死後妻潘氏的私生女一人。

昭和十一年至二十年的十年,來溪東開墾的平埔族新墾戶,有昭和十一年至十二年東阿里關潘不、十一年至十五年六龜荖濃潘松,十五年至十六年間東阿里關劉清秀等。潘不之父為楊氏,似為養女,同入者尚有次子來金朝。潘松戶三人,除潘松及妻荖濃劉氏外,另一人為長孫潘銀財。劉清秀戶僅一人唯以上四戶均未留居至新戶籍資料建立之時<ref>本節請參見拙著南化水庫背景期末報告人文部分。 </ref>。

結論

綜合以上各節的論述,在現今所存日本治台時期戶籍之中平埔族民資料的分析,原居於南化鄉境各村社平埔族民的漢式姓氏,以及移居於各部落的族民姓名及原居地分別統計如下表:

姓名及原居地統計表

 

南庄

中坑

菁埔寮

小計

北寮

竹頭崎

西丘

大園

小計

合計

火燒寮

蘇貞埔

南庄街

中坑

心仔寮

竹仔尖

楠仔腳

姜黃坑

柚仔腳

茅埔

竹頭崎

溪東

總計

31

17

2

2

203

9

364

22

21

59

19

38

218

377

741

原住民姓氏

82

82

82

13

15

28

28

25

25

25

24

24

24

18

18

18

14

14

14

13

13

13

11

11

11

10

10

10

6

3

10

3

9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小計

20

200

7

227

3

13

2

10

28

225

移入者姓氏

 

 

 

 

1

 

1

2

3

3

1

5

68

82

83

 

 

 

 

4

 

4

 

 

 

 

 

69

69

83

 

 

 

 

27

 

27

1

 

2

 

1

4

8

35

 

 

1

 

 

 

1

1

 

1

1

 

26

29

30

 

 

 

 

 

 

 

 

 

3

 

22

2

27

27

 

 

 

 

 

 

 

7

 

12

 

 

 

25

25

 

1

 

 

12

 

13

 

 

6

4

1

1

12

25

1

 

 

 

 

 

1

 

 

1

 

5

15

21

22

1

 

 

 

 

 

1

 

2

12

 

2

2

18

19

 

 

 

 

17

 

17

 

 

 

 

 

2

2

19

 

 

1

 

12

 

14

 

 

 

 

 

 

 

14

 

 

 

 

 

 

 

 

 

11

 

 

 

11

11

1

 

 

 

 

 

1

5

 

3

1

 

 

9

11

 

2

 

 

6

1

9

 

 

 

 

 

 

5

9

 

 

 

 

4

 

4

 

1

2

1

1

 

3

9

5

 

 

 

1

 

6

 

1

 

 

 

2

6

9

 

 

 

 

 

 

 

 

 

 

 

 

6

 

6

 

5

 

 

 

 

5

 

 

 

 

 

 

 

5

 

4

 

 

1

 

5

 

 

 

 

 

 

 

5

 

3

 

 

 

 

3

 

 

 

 

 

 

 

3

 

 

 

 

2

1

3

 

 

 

 

 

 

 

3

 

 

 

 

2

 

2

 

 

 

 

 

1

1

3

-

 

 

 

 

2

 

2

 

 

 

 

 

1

1

3

 

 

 

 

2

 

2

1

 

 

 

 

 

1

3

 

 

 

 

1

 

1

1

1

 

 

 

 

2

3

 

 

 

1

1

 

2

 

 

 

 

 

 

 

2

 

1

 

 

1

 

2

 

 

 

 

 

 

 

2

 

 

 

 

2

 

2

 

 

 

 

 

 

 

2

1

 

 

 

1

 

2

 

 

 

 

 

 

 

2

 

 

 

 

 

 

 

 

 

 

1

1

 

2

2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小計

11

17

2

2

103

2

137

19

8

57

9

38

218

349

486

原居

20

200

7

227

3

13

2

10

28

255

南庄

 

 

 

 

 

 

 

 

 

 

 

 

 

 

 

-

鏡面

1

1

6

25

23

5

59

60

興化寮

1

1

1

1

2

玉井

 

 

 

 

 

 

 

 

 

 

 

 

 

 

 

-

三埔

5

1

6

5

2

2

1

2

12

13

牛稠仔

1

1

1

1

2

3

沙仔田

1

1

2

2

2

6

7

左鎮

3

1

1

1

6

6

岡仔林

1

2

3

3

石仔崎

1

1

1

新化

 

 

 

 

 

 

 

 

 

 

 

 

 

 

 

-

頂山腳

6

6

6

大內

9

9

9

頭社

1

1

2

2

鳴頭

1

1

1

1

番仔田

3

4

3

10

10

白河

 

 

 

 

 

 

 

 

 

 

 

 

 

 

 

-

六重溪

2

2

2

關仔嶺

2

2

2

內門

 

 

 

 

 

 

 

 

 

 

 

 

 

 

 

-

木柵

7

62

1

70

70

內埔

14

14

14

東勢埔

1

1

1

萊仔坑

1

1

1

1

2

溝坪

1

1

1

外門

 

 

 

 

 

 

 

 

 

 

 

 

 

 

 

-

大竹崙

1

1

1

圓潭仔

3

3

1

1

2

5

5

5

5

甲仙

 

 

 

 

 

 

 

 

 

 

 

 

 

 

 

-

甲仙埔

1

12

13

13

阿里關

1

127

128

128

大兵園

2

1

3

7

1

56

64

67

杉林

 

 

 

 

 

 

 

 

 

 

 

 

 

 

 

-

茄苳湖

1

1

1

5

6

4

16

17

十張犁

10

11

21

21

六龜荖濃

4

4

4

阿連九

2

2

2

番路大湖

1

1

1

花蓮港

2

2

2

小計

11

17

2

2

103

2

137

19

8

57

9

38

218

349

486

由上表可知,南化鄉境平埔族民的村社,在明治三十九年建立戶籍以前已居住於鄉境各村社,註明為「熟番」,而不知其來源的原住民部落,計有南庄的火燒寮,菁埔寮的心仔寮、竹仔尖,北寮的楠仔腳,竹頭崎的姜黃坑、柚仔腳、茅埔等七個村社,而由移入者的村社探之,尚有南庄的鏡面一社。在戶籍建立以後移入,或可推知由外地移入,有平埔族民居住的村社,除上述七村社(鏡面除外)外,尚有南庄的南庄街、蘇貞埔,中坑的中坑仔,竹頭崎的竹頭崎本庄,以及西大丘園庄的溪東等五社。在地理環境上,現存有原住戶的村落,屬於菜寮溪流域,即前清新化南里地區的南庄、中坑、菁埔寮三庄境內,在南庄大烏山麓火燒寮、鏡面,菁埔寮庄分水山北麓心仔寮,大烏山麓竹仔尖四庄,均在邊緣山區。而後堀溪流域的楠仔腳、姜黃坑、柚仔腳、茅埔四社,則在溪邊河曲地,都不是在南化的精華區。可見平埔族民在漢人的進逼下,雖然雜居於漢人村社之中,但庄小地僻,人數大都在二十人以下,能勉強維持較完整村社,以及傳統太祖壺甕信仰,亦僅有心仔寮一社而已,人數亦僅為二百人而已,幾乎消失於漢人天地之中。

在原居民姓氏上,平埔族原為母系社會,本無姓氏,及改為漢式姓名之後,仍沿母系社會舊俗,多從母姓,未幾亦改從父姓,此事當另撰文論之。在上表所統計之原住民二五五人中,以全鄉平埔族的人數多少論,以鄂氏八二人最多,在二十人至三十人之間的姓氏,有李、東、池三氏﹔在十人至十九人之間有力、王、蘇、來、姚五氏,九人以下有溫、陳、林、楊、羅、北、洪、卓、兵及買諸氏。而各部落主要的姓氏,心仔寮以鄂氏為主,約占四成,其次為東、池二氏,約占一成,占半成以上者有力、李、王、來四氏,而林、楊、北、卓、兵等五氏人數均少,其中北氏據說是在心仔寮北側稱北仔寮部落的姓氏,今全庄已不存,庄民去向不明,嫁入心仔寮者只有二人而已。火燒寮平埔族民二十人之中,以李氏居太半,此家族據說與岡仔林李氏有關,其次為溫氏,而買氏只有一人,可能是由左鎮移入,而失載移入地區。北寮楠仔腳三人全姓溫,竹頭崎的姜黃坑十三人全姓蘇,柚仔腳的二人為洪氏,據說此二庄原為大庄,在日本據台之初遭清庄而成小庄。茅埔在竹頭崎本庄之北,所住的平埔族則為姚氏。以姓氏而論,楠仔腳溫氏、姜黃坑蘇氏、柚仔腳洪氏,以及茅埔姚氏為四村社原有的姓氏,但四地均無祀壺信仰,當為人數太少之故。而全戶移入者,除上述諸村社外,亦僅有蘇貞埔一處而已。至於在日本治理時期平埔族民在戶籍制度下,由母系社會蛻變為父系社會的各種不同的反應,則已分述於前述各段中。

非原居民的姓氏中,由南化鄉境各部落移入者,在戶籍資料中可查者有六十二人,即鏡面六○人,興化寮二人。鏡面在大烏山腳,鏡面水庫上端,由此移出的平埔族民,可查者多達六○人,可推知此部落應為平埔族社,然今日的鏡面卻無平埔族民,訪之現住民,亦不知其原由。以戶籍資料所載,鏡面庄族民遷居之處,在菜寮溪流域僅南庄街有林氏一人,餘五十九人都在後堀溪流域各社。在北寮楠仔腳有六人,全姓許,竹頭崎庄有四十八人,分居柚仔腳及竹頭崎本社。柚仔腳有二十五人,柳氏十一人,王氏八人,許氏五人,潘氏一人。竹頭崎有二十三人,其中洪氏四人,蘇氏一人,而西大丘園溪東亦有五人,其中洪氏四人、蘇氏一人,均由竹頭崎社分居。興化寮平埔族民可查者有二人,一在南庄火燒寮,一在竹頭崎姜黃坑,均為卓氏。鏡面、興化寮二庄的戶籍雖無平埔族民,然由此二庄有移出的族民,且鏡面移出者多達六○人,仍可推定此二庄曾為平埔族村落。

南化鄉境之外,平埔族民移入者,在菜寮溪各村社中,以來自南鄰木柵者多達六十九人,其中六十二人居於木柵北側的心仔寮。此庄與木柵隔分水山為界,通過不難,二庄民互通婚姻者甚多,故由木柵移入者不少。其次為木柵之南的內埔,其餘內門的東勢埔、萊仔坑、溝坪,外門的大竹崙、圓潭仔、磱碡坑亦有移入,但人數均在五人以下。其餘在菜寮溪流域的左鎮、岡仔林、石仔崎,新化的頂山腳,在曾文溪流域的玉井三埔、牛埔仔、沙仔田,大內的內庄,以及甲仙的大丘園,杉林的茄苳湖,阿蓮的九鬮等村社亦有移入者,人數亦在十人以下。

後堀溪流域各村社中,由外地移入的平埔族民,以西大丘園的溪東居多,幾乎是平埔族村社,已見前述,而其來源為東鄰的東阿里關最多,有一二七人,其次為東大丘園,有五十六人,而西大丘園,以及其北鄰的西阿里關,均由東大丘園、東阿里關分設,其入墾的經過,請見前述。由東大丘園、東阿里關相連的楠仙溪流域的甲仙埔、杉林茄苳湖、十張犁三庄,以及玉井三埔移入者均有一、二十人,其餘各地移入者,有內門萊仔坑,外門圓潭仔,六龜荖濃,玉井牛稠仔、沙仔田,大內頭社、嗚頭,官田番仔田,白河六重溪、關仔嶺,以及嘉義大湖,花蓮港等地,均在十人以下。菜寮溪流域移入的平埔族,以南鄰內門木柵、內埔的新港社系居多,而後堀溪移入者,以東鄰甲仙東阿里關、東大丘園、甲仙埔等地的大武壠社系居多,可見二流域平埔族民的移入,除地緣關係外,應尚有族系的緣由。

由以上各節所述,南化鄉在地理環境上,很明顯分為菜寮溪、曾文溪二大水系,而平埔族民的分佈,也和此二水系有密切的關係。在菜寮溪三庄,很明顯為新港社系,與左鎮、木柵等地相同,而西大丘園的平埔族很明顯是來自東阿里關、東大丘園、甲仙埔、十張犁等大武壟四社平埔族民,而在其間的北寮、竹頭崎二庄,則為此二社系的過渡地帶。唯全鄉祀壺的公廨,僅剩菁埔寮庄的心仔寮一處而已。

註釋

<references />

參考書目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 1963 『台灣府輿圖纂要』文叢181。台北:編者。

石萬壽:

1990 『台灣的拜壺民族』。台北:台原出版社。

: 1993 『南化水庫背景環境調查』之人文部份。台灣省自來水公司委託。

內政部: 1991 『甲仙鎮海軍墓勘查研究』。

王必昌: 1961 『重修台灣縣志』,文叢113。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余文儀: 1962 『續修台灣府志』,文叢121。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元文: 1960 『重修台灣府志』,文叢66。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鍾瑄: 1962 『諸羅縣志』,文叢141。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范咸: 1961 『重修台灣府志』,文叢105。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高拱乾: 1960 『台灣府志』,文叢65。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文達: 1961 『台灣縣志』,文叢103。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 1961 『鳳山縣志』,文叢124。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叔璥: 1957 『台海使槎錄』,文叢4。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良璧: 1961 『重修福建台灣府志』,文叢74。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斌雄:

1987 「台灣南部地區的阿立祖信仰」,『台灣風物』37(3)。

蔣毓英: 1985 『台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

謝金鑾: 1962 『續修台灣縣志』,文叢140。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繪製) : 1922 台灣二萬分之一圖。台灣日日新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