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ID login failed.

西拉雅夜祭

潘英海 文

「西拉雅族」的後裔每年到了農曆的九月、十月間常在夜晚時分,舉行年度祭儀,在民間與媒體常以「夜祭」稱呼之,也就是所謂的「平埔夜祭」。「平埔夜祭」乃一年一度之祭典,結合原住民之豐年祭與漢人神明聖誕於一體,一方面是為了太祖或阿立母的每年一度的聖誕千秋,另方面也隱含調節自然界與人的生活世界之間關係的歲時祭儀意涵,前者為了給太祖聖誕祝壽,表達對太祖的感恩與祈福;至於歲時祭儀的部份,則是人透過太祖,對生命來源的宇宙表達心中的祈求與感激。

平埔族?

近年來,族群意識高漲,所謂的「平埔族」在我們的社會中開始引起廣泛的注意。不但許多人開始宣稱自己是平埔族群的後裔,也有許多人開始懷疑自己的血液中留有平埔族的血統,而我們對平埔族的歷史與文化卻又是如此的陌生。

廣義地說,「平埔族」一詞,我們常用來指稱居住在臺灣平野地區的「原住民族」。這些平埔族群,一般認為,不但與現在的臺灣原住民關係密切,也與「南島語系」的民族關係密切。換言之,「平埔族」也是屬於「南島語民族」。根據考古資料來看,南部的鳥菘文化(400-2000 B.P.)、中部的番仔園文化(400-2000 B.P.)、北部的十三行文化(400-2500 B.P.)等等都與這些平埔族群有關。換言之,平埔諸族群在二、三千年前就生活在臺灣的海岸平原了,那時正值人類新石器文化的晚期。不過,平埔諸族被視為「族群」而非僅是「番社」而已,則是起始於日治時期日人學者透過語言與文化上分類的建構。其中,伊能嘉矩(1904)將「平埔族」分為十族。之後,又有移川子之藏、小川尚義等人不同的分類。近年,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的李壬癸先生(1992)又有了不同分類,他將平埔族群分成七族十四支。

西拉雅族

根據歷史文獻的記載,十七世紀初(明朝末期)陳第所寫的《東番記》(1603)是對「平埔族」最早的描述。其所指稱的「東番」是居住在台南、雲林、嘉義一帶的平埔族群,其中居住在現今台南曾文溪流域一帶的平埔族群就是被學術界指稱的「西拉雅族」。「西拉雅族」的後裔每年到了農曆的九月、十月間常在夜晚時分,舉行年度祭儀,在民間與媒體常以「夜祭」稱呼之,也就是所謂的「平埔夜祭」。「平埔夜祭」乃一年一度之祭典,結合原住民之豐年祭與漢人神明聖誕於一體,一方面是為了太祖或阿立母的每年一度的聖誕千秋,另方面也隱含調節自然界與人的生活世界之間關係的歲時祭儀意涵,前者為了給太祖聖誕祝壽,表達對太祖的感恩與祈福;至於歲時祭儀的部份,則是人透過太祖,對生命來源的宇宙表達心中的祈求與感激。

夜祭

夜祭所祭拜者,乃西拉雅民族(平埔諸族之一)之最高神明,俗稱「太祖」、「阿立祖」或「阿立母」,與台灣原住民諸族之祖靈信仰有關。由於該宗教信仰之外在表徵以壺體(包括瓶、矸、甕、缸等等)、檳榔、米酒等為象徵物,亦有異於漢人廟宇之「公廨」,因此,常被冠以「祀壺之村」、「拜壺的民族」、「壺的信仰叢結」等名稱。

在「夜祭」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三個要素:「向」、「豬」、與「牽曲」。「向」是西拉雅語的音譯字,它的意義相當複雜,所作的法術叫「作向」,阿立矸中的水所代表的是「向魂」、做過向的水叫「向水」,敬太祖的豬叫「向豬」,作向於人或物上叫「放向」,儀式過程要「開向」、「禁向」,牽曲有「曲向」等等。「向」在表面上的意義只是泛靈信仰下的表徵,崇信宇宙間永生不滅的靈魂,認為所有的生命都有「向」,透過對向的控制與操弄可以使人趨吉避凶,而太祖是向術的始祖,尪姨的法力都來自於太祖。換句話說,向是無所不在的,它象徵著宇宙的力量,能幫助人,也可以傷害人,而太祖掌管這些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向。

牽曲

「牽曲」在太祖祭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子,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稱, 如「跳戲」、 「牽戲」、「跳嗚嘮」( diou-ou-lau)等,是一種手牽手,圍成圈,配著簡單進退的舞步,邊跳邊唱的歌曲。現在我們所聽到的牽曲用的是古語所唱,沒有人瞭解詞句的意思。有人說那是「七年饑荒」的調子,是紀念祖先渡海來台時,連續遭遇了七年的饑荒,太祖向上蒼祈雨所唱之曲,曲調哀憐感動了上天降雨,因此每年牽曲感謝天公與太祖好生之德。又有人說那是「望母調」,懷念祖先對後代子孫的庇佑,因此曲調哀怨動人,希望祖先不要遺忘子孫,而繼續庇護之。但隨著時代脈絡的沉浮,現代的牽曲已失去了那份悲傷哀戚之感,除了用來表達對上蒼與太祖的感恩之心,也用來在年度祭儀外的場合表徵祈福降福之意。

另外,「豬」也是太祖年度祭儀過程中最重要的獻禮。在年度祭儀的過程中,豬代表了人對神明的崇敬。在台灣光復前,還得用打獵來的山豬祭神,而且豬都是在儀式現場以竹刀放血、以泥土裹豬身烘烤去毛,除了敬神的意義,事實上,也是對過去焚耕打獵生活型態所展現的集體記憶之表徵。在今日的生活脈絡裏,山豬已不可求,打獵亦不復存,但村民仍維持以全身黑毛的豬當祭豬,也仍在儀式現場殺豬,所不同的是,竹刀代之以鋼刀,裹土去毛代之以滾水去毛,同時當村民的家中有兒子當兵平安退伍,或家人求職謀生做生意賺了錢,或家人身體歉安而康復了...等任何因太祖保祐平安的理由,都可以在太祖生日當晚獻豬酬神,這一類的豬稱為「向豬」。豬從在過去表達生活型態的集體記憶轉化成在今日人對神明表達感激之情的最高象徵。

不過,「夜祭」不能僅是放在西拉雅文化的脈絡中看,因為它還融合了不少漢文化的因子。香、金紙與祭品的使用是最顯而易見的。香(包括香爐)與金紙的使用,象徵著漢人宗教是以「火」為主要與神溝通的媒介,是「靈力」的來源,在儀式的過程中常藉以「淨化」不潔,所產生的「灰」也具有「治療與保安」的效果。這和在太祖信仰叢結中,「水」是靈力的象徵,並且有淨化、治療、保安的意義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太祖信仰叢結的阿立矸或太祖矸正如同漢人宗教中所使用的「香爐」,是用來盛裝具有靈力的神聖物,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理解為何在太祖信仰中的太祖是「不現身」、「沒神體」的,我們也才可以理解兩種不同文化團體在互動過程中是如何透過可溝通的文化因子「交換」、「接受」、「整合」兩種不同的文化,以為文化合成的基礎。

祭品

祭品也是在「夜祭」過程中,另一類兩種文化可溝通、可交換的文化因子。在儀式過程中對神明的獻禮包括:一般性的獻禮,如三牲、五牲、素牲禮、油飯、粽子、各種水果、餅乾、禮盒、以及酒等等;及特殊性的獻禮,如麵豬、麵羊、金龜、紅彩、以及陣頭、電影、布袋戲等。祭品的使用是人對神明表達內心祈盼、崇敬、感激、祝賀等之心意,村民認為「敬神在心,不在禮,只要有誠心,什麼禮都可以敬神,神明並不吃人的獻禮,結果還是人自己吃的」。因此,這一類的禮,是變異最大、花應樣最多,許多人常批評為失去「原來」宗教的特色與意義、或認為是漢化的結果,我們以為這是一種誤解。事實上,一般性的獻禮是人與神明之間一種最親近、最自由的關係之象徵性表達,是人、神共樂儀式過程中「聖」、「俗」之間相互轉化與融通的基本管道。這類被認為「漢化」了的一般性的獻禮,與檳榔、米酒、與嘪是相通、共容的。不知情的人多認為是近年因台灣經濟發展所帶來快速漢化的結果,我們認為這是錯誤的瞭解。要之,我們必需明瞭今日我們所見到的頭社太祖祭儀是在西拉雅文化與漢文化合成下的「合成文化」,也是台灣「地方文化」的一種特色。



本頁最後修訂於2010-01-23
連結網址 http://ianthro.tw/exhibition/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