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卡斯族祭儀
平埔文化資訊網 文/圖
道卡斯族的祖靈祭—潑水節
台灣自有文治以來,有關於道卡斯族的傳統祭典,在文獻上記錄得相當稀少都集中在豐年祭(牽田)與祭祖上,偶有提及其他祭典,但,二種祭典的儀式卻相互混雜不清。實際上有關於道卡斯族的傳統祭典可分為三種:
一、豐年祭:道卡斯人稱作牽田,牽田又分為做旗頭、做旗尾二個節日,各為三天,族人興致高時,則可由旗頭一苴做到旗尾,白天狩獵,晚上慶祝共同分享獵物。
二、祭祖:道卡斯人稱作巴代(Patai)是敬祖的意思,也是道卡斯族人視為最神聖的節日,但對外人而言,則是最具神秘色彩的節日。
三、祈雨祭:是一個不定期的祭典,唯有乾旱時期才會舉辦的祭典,也是道卡斯族傳統祭典中,唯一不曾在文獻中或田野調查紀錄上出現的一個祭典。
在平埔族群中,道卡斯族算是其中相當強勢的一個民族,但在平埔族群漢化過程中,道卡斯族也是相當特殊的一個例子,因為在時間上道卡斯族的重大慶典完全與漢人的祭典重疊,諸如道卡斯族的巴代時間上與漢人的清明節祭祖重疊,而且性質完全一樣。做旗頭則是與漢人的中元普渡撞日,新港社在這一天有舉旗慶典,漢人也要在廟前豎起竹竿安營旗。農曆八月十五日漢人的中秋節,也正是道卡斯族人做旗尾的日子,從表面上看來,時間上的巧合使道卡斯族的漢化比其他族群快,也因時間上的巧合,使道卡斯族的遺風可以寄附於漢人的節慶中,存續了一段時日,不知是幸或不幸,終究對整個平埔族來說是相當特殊的一個例子。
本文最主要的目的在於闡述道卡斯族的潑水節,因此對於豐年祭與祈雨祭不多做贅述。在漢族習俗中,清明祭祖原為黃曆上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節氣,一個節氣有十五天,清明正好在農曆約二至三月之間,在這十五天之內皆可稱清明節,後來因蔣介石在國曆四月五日去世,恰巧與節氣重疊,國民政府為紀念蔣介石才改清明節於國曆四月五日,而道卡斯族漢化前於二月八日做巴代正好與黃曆上的清明節相近,在漢化過程中,族人為了不願再被稱作「番仔」,因此從了漢俗。
至以巴代祭祖的完整儀式,因屬家祭所以小細節上彼此存在著許多的差異,但在大原則上是一致的,巴代當天早上祭墳回來,全家聚集大廳(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或廚房,在毛蘭上裝滿食物,(早期是使用道卡斯族的傳統木盤,後來因經濟形態的改變才改用毛蘭)其中有鹿肉、鹿酒,鹿肉是由族人到埔里購買的有家族則表示,外人知道我們的節日,會拿來賣,有的家族則改用豬肉取代,另外尚有糯米酒、魚、菜及用小魚乾與糯米做成的飯糰(小孩子最喜歡,拿著到處閒逛玩耍),放置於大廳或廚房的地上,由家族中最年長的女性(漢化時漸由男性取代)先行禱告再繞行二圈後,家族成員再跟其後繞行第三圈,繞行中各取鹿肉、糯米飯些許放置地上,說是要請祖先吃的,有的家族則是將鹿肉放置於大廳的四個牆角,有的放在大廳門的兩邊,禮成後家族成員蹲坐(史料上稱作「□」)成一個圓圈,圍著裝滿食物的毛蘭即可隨意最食。
吃飽外出時,年長的女性會站在門旁向每個人身上灑少許的水示意祝福、去汙穢,此後三天各戶可隨意到處串門吃喝,可以拿著水桶、水瓢到處向人潑水,興致高時彼此跳入水塘或水圳中相互潑灑,也許這正是東南亞民族潑水節的最原始形式與原由,也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有潑水節的一個民族。
巴代祭祖對道卡斯人來說是最神聖一個節日,因此在祭典這三天中存有許多的祭忌,禁止外人進入社中,早期新港東社、西社各有社城,祭典時會關閉社門,書寫牌子掛在社門旁,敬告外人不得進入,同樣的,這三天族人也不得外出,祇可在社內活動,不可進入他人大廳,必須放下身邊所有的工作,不得敲打,家禽家畜也必須關好,以免闖入大廳打擾到祖靈。
因道卡斯人對祖靈的虔誠產生了許多的禁忌,許多的限制唯一的目的就是深怕祖靈被觸怒,也因此讓外人感受到祂的神秘色彩(在道卡斯牽田的慶典中,外人是可以進入的)。
日治時期,日人推動街道改造,城牆因此被毀了,外人可以輕易的進入社內,族人為保護祖靈會用潑水的方式,來驅趕他們,遇到頑固不顧離開者就潑糞便,擅闖禁忌者往往也會遭受到報應,生病或死亡,據耆老表示滿靈驗的,因此外人也不大敢進來。
據新港東社耆老劉金鎧表示:「以前做巴代時,福佬人都會嘲笑我們說『螃蟹又躲到洞裡去了』,往往巴代做完,田裡的農作物、秧苗都被盜光,也因此我們的習俗開始有了改變,祭典期間族人開始可以走出部落,到田園去巡視、埋伏,以前曾抓到過幾個盜賊。」
在漢人的影響下,巴代的傳統習俗開始慢慢在消失了,而一九三九年日人推動的皇民化,則是一道催化劑。